飞艇稳赚不赔的打法-〔明清流派篆刻及近代篆刻家〕什么是文何派?
你的位置:飞艇稳赚不赔的打法 > 新闻动态 > 〔明清流派篆刻及近代篆刻家〕什么是文何派?
〔明清流派篆刻及近代篆刻家〕什么是文何派?
发布日期:2025-06-23 23:25    点击次数:97

40.什么是文何派?

答:从隋唐到宋元,在书法和绘画方面达到了一个绚烂的境地,而印章艺术却处于灰暗的阶段。

从唐代起,由于简牍制度的淘汰,已不需要用印章来封检简牍私印愈趋俗流,官印也逐渐增大,印文僵化,时见谬误,以屈曲折叠填塞印面为尚,越来越远离秦汉玺印的优良传统。

一直到明初的王冕和明代中期的文彭倡用石章刻印,印章材料的根本性改革,为篆刻家自篆自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大大促进了篆刻艺术的发展,从而揭开了以文彭、 何震为首的明清流派篆刻艺术高潮的序幕。

下面,我们分别介绍一下文彭与何震的简单情况: 文彭(1498一-1573),字寿承,号三桥,长洲(今苏州)人。 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征明的长子,与弟弟文嘉一起称誉艺坛,曾担任两京国子监博士,故有的印史著作中称他为文国博。在印章流派艺术的历史上,他堪称开山祖师,在周亮工的《印人传》中, 记载着这样一段故事:文彭早期在书画上用的印都是牙章,当时还没有开文人刻印的风气,他的牙章大多是自己篆印后请金陵人李文甫镌刻的,他在南京国子监时,一次过南京西郊桥,高价购得四筐当时用以雕制妇女装饰品用的灯光冻石、从此,文彭就不再以牙章刻印,而灯光冻石之能刻印,也渐为人知,方把这种石头视为珍宝,文彭得到的这批冻石剖为印材后,被他的友人是谼中要了一百方去,一半委托给文彭,一半则请文彭落墨篆印后再交给何震镌刻。从此,按明代著名篆刻家朱简的描述是:“自三桥而下,无不人人斯、籀,字字秦汉,猗欤盛哉!”一些专门学习文彭的人,形成了“吴门派”,也称“三桥派”。

据朱简《印经·缵绪篇>所列,“三桥派”的主要篆刻家有璩之璞、陈万言, 李流芳、徐象梅、归昌世等人。其他还有顾苓、顾昕等。 

文彭的治印真品传世极少,伪作很多,他的印作秀润有余, 离汉印古朴浑穆的风貌还有很远的距离,但在“力变元人旧习” 这一方面,其勇气及对后世的启发作用是很大的。

而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这种不完美也并不奇怪。

据传,文彭为了追求汉印残破古朴的金石味,刻好石章后还有意识地“置之椟中,令童子尽日摇之,”他遗留下来的朱文印,不管是自篆自刻,还是自篆后请别人奏刀刻制的,多为细边,字体多为小篆,圆劲中见秀丽。 他以行书刻制的双刀边款,一直受到后人的高度评价。

此外, 在印文里,除了刻姓名字号,还选刻风雅的诗句,并在边款中撰写即兴短文,这种审美情趣也是始自文彭,所以,文彭在篆刻史上,的确是作出了继往开来的贡献。 

何震(约1530--1604),字主臣,长卿,号雪渔,明代安徽徽州(现属江西婺源)人。久居南京,与文彭情在师友之间,在篆刻艺术上与文彭齐名,受他们两人影响而形成的流派,世称“文何派”,是“皖派”(也称徽派)的先驱者。

宗何震一派的印人主要有:“梁衷、胡正言、程原、程朴父子、吴迥、吴良止、金光先等。 

何震对待篆刻艺术的创作态度十分严谨,在篆刻领域里倾注了毕生的精力。他深知印外功夫对于篆刻的重要,因此精研六书、文字学。

他与文彭一样,主张篆刻应以六书为准则,他们有时讨论六书竟至夜以继日。

何震曾经说:“六书不精义入神,而能驱刀如笔,吾不信也。”强调了篆刻家精通文字学的重要性。 所以后人称赞他“主臣印无一讹笔”,信赖来自这种他精湛的修养。 

正当何震中年时期,顾从德编集的我国第一部《集古印谱》 出版了,这对当时的印学家复兴篆刻艺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何震除了接受文彭对他的影响外,又受《集古印谱》的启发、加上他的广见博闻和大胆的探索精神,使他的印作逐渐脱离流派印章草创时期某些平庸陋俗的风气他模仿秦汉玺印中多采多姿的风貌,什么风格都勇于尝试。故何震刻印最多,风格也多变,他的运刀以猛利、泼辣著称。他的边款也不同于文彭,而是以单刀法切之,给后来浙派的丁敬以直接的启发,周亮工在《印人传》中把文彭以后的印家分成猛利、和平两大派,而何震则是猛利派的代表,汪关是和平派的代表,自此,何震名声大振,“片石与金同价”、“吾郡何主臣氏追秦、汉而为篆刻,盖有千余年一人焉”。 更由于当时官居南京司马的好友是谼中的介绍,使他得以遍游边塞,结交了不少将官,周亮工说他“大将军以下皆得一印为荣, 橐金且满”。可见何震在当时的影响是很大的。

流风所及,时人都以摹仿他的风格为能事。他著有《续学古编》二卷。

何震去世二十多年后,程原征集了何氏遗刻五千多方,精选了其中的一千五百方,嘱他的儿子程朴墓成《印选》(又名《忍草堂印选》) 四卷,文、何在“力变元人旧习”这一点上,有其不可磨灭的功绩。

尽管何震的“猛利”过甚,有时也反有一种“锋芒毕露”、 失之“生硬”的新弊,这些摹刻的印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毕竟能使何震的印艺得以传世,使我们今天还能辨察明代中叶篆刻流派艺术初生期中,这些开路先锋的足迹。 

由于文彭的引进石章,使大批有较高艺术修养的文人雅士得握石奏刀,进而由何震高举学习秦汉印的旗帜,并且身体力行, 以他大量的作品影响着整个印坛,“文、何”为复兴篆刻艺术立下了汗马功劳。韩天衡同志有一个比喻:“如果说,明清流派印章由文彭叩开山门,那末却是由何震首先进山得宝的”这个比喻是很生动的。 

图片

(文彭)琴罢倚松玩鹤          (何震)听鹂深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相关资讯